2021年饮料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分析预测
近年来,我国我国
饮料行业飞速发展,已经成长为一个庞大、成熟的市场,形成了原料供应—制造—流通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工业体系。
软饮料是指一般将酒精含量低于0.5%的天然的或人工配制的饮料,其种类繁多,根据产品属性可以分为饮用水、碳酸饮料、果菜汁、咖啡、茶饮料、乳制品等多种分类。那么,
未来饮料行业市场行情如何?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和消费者观念的逐渐转变,软饮料已经成为了居民日常消费中的主流商品,我国软饮料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2012年的4715.92亿元增至2018年的6439.61亿元。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其他软饮料品种来代替碳酸饮料需求,目前瓶装水我国软饮料市场上占据了最大的份额,占比大豆29.4%。
从产销率来看,2018年以前,我国软饮料行业产销率在96%-99%之间波动,2018年首次超过100%,主要原因为积压库存得到了处理,下游市场需求增大等因素。
数据显示,2020年1-9月饮料行业运行情况分析,1-9月全国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企业营业收入3431.4亿元,同比下降8.2%;利润总额368.5亿元,同比下降1.3%。1-9月,全国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企业产量达到12944.4万吨,同比下降6.1%。其中,9月当月饮料产量1718.0万吨,同比增长6.4%。
中国饮料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是中国消费品中的发展热点和新增长点。30年来,饮料行业不断地发展和成熟,逐渐改变了以往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竞争无序的局面,饮料企业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中国饮料在品牌方面的发展成果显著,全国性品牌已有十几家,五类产品中22个品牌被评为中国名牌。
饮料行业生产总量继续提高,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适度发展瓶(罐)装饮用矿泉水,逐步降低可乐等碳酸类饮料的发展。因此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未来几年将是软饮料行业框架结构重构时期,粗粮饮料、功能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等健康饮料将组成框架结构的主体。追求健康价值,是未来中国饮料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中国饮 料企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更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饮料市场经过了2元时代到3元时代的发展,目前2元价位已经被碳酸饮料及茶饮料霸占,而3元价位的产品则被果汁及各种植物饮料占据,受市场竞争、通胀及人工费用不断增长的影响,目前正在朝着4元价位挺进。越来越多的产品将在4元价位上进行厮杀,未来瓶装饮料将围绕4元价位展开竞争。
随着冬奥会的不断接近,我国体育热情逐渐高涨,不少企业也正在加码运动饮料业务。日前,可口可乐旗下运动饮料BodyArmor在天猫平台上开始预售,这也是可口可乐在推出爆锐运动饮料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再度推出的一款运动饮料。不仅可口可乐,更多的运动饮料在今年调整战略,希望在体育运动红利中分一杯羹。按照一般分类,功能饮料一般可分为运动饮料、能量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四大类。随着我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更多人参与到了体育锻炼当中,功能饮料市场将持续显示出巨大的潜能。中国体育产业日渐崛起,尤其是冬奥会将成为运动饮料发展契机。预计到2020年,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值能顺利实现突破3万亿元的目标,到2022年体育产业规模将进一步超过3.5万亿元,增加值也将达1.14万亿元。相应的,运动饮料市场也跟随逐渐扩大,成为吸引资本入局的重要原因。
我国饮料行业在经过短暂的结构调整后,淘汰掉落后产能、筛选掉不合格企业,并且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需求的提升,我国软饮料行业依旧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未来将会向高品质、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呈现品种增多、消费多元化、方便快捷、营养健康等新趋势。未来,传统饮料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反倒是一些细分领域的产品可以在夹缝中生存。饮料行业之间的竞争,不是口味,而是生活方式变迁和资本对决。未来,交叉市场会是未来饮料市场的争夺战场,只有多元化和看透市场的企业,才能活下去。
标签:北京食品饮料展 北京进口食品展 北京食品博览会